| 流域治理

湖北荆门推进牌楼西河小流域综合治理

来源:中新网

作者:梁婷 常伟

时间:2023-12-06

记者12月6日从湖北荆门市生态环境局获悉,该市推进牌楼西河小流域综合治理,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。

牌楼西河是汉江二级支流,发源于牌楼镇长兴村,于来龙村汇入竹皮河,全长12.4公里,面积29.54平方公里,是牌楼镇村民生产、生活的主要水源,覆盖2829户、8854人。

今年5月,湖北将牌楼西河列入该省小流域综合治理5大试点之一。围绕流域综合治理,荆门谋划60个项目,总投资70097万元。目前在建46个、完工10个。

通过水系重构、截污控源等措施,牌楼西河水动力明显增强,淤塞河段占比从40%降至10%,年底可基本实现河畅水清。

针对河道沿线养殖尾水直排河道污染问题,荆门以河道周边200米为界划定禁养区、限养区,对禁养区1162亩鱼塘全部实施退渔还田还湿,对限养区连片鱼池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,实现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。

牌楼西河季节性缺水严重,春夏两季靠天上下雨,勉强满足流域内生产生活所需。秋冬两季雨水较少,加之上游漳河四干渠东干渠和寨子坡水库自身水量不足,下泄流量有限,流域内用水尤为紧张。

为解决流域内缺水难题,荆门市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,划定生态自然修复区、综合治理区、沟(河)道及周边整治区。其中,在综合治理区实施坡改梯田,建设水保林实现“保水”;沟(河)道及周边整治区则重点对河道清淤清障,岸坡整坡后采用草皮护坡等,增强河道蓄水能力。

在荆门市东宝区牌楼镇来龙村一家花卉种植基地,几十名工人正忙着修剪、浇水,为盆栽春节上市忙碌。按照规划,荆门将在牌楼西河小流域下游,依托农业龙头企业,打造集农业生产、农事体验、科技研发、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高效农业示范基地。

据悉,通过培育发展特色产业,牌楼西河流域内产业发展空间实现有效拓展。都市农业不断壮大,已建成精品果蔬基地350亩,累计代销农户花卉近10万盆、收入300余万元。


特别声明

国际节能环保网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国际节能环保网无关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节能环保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国际节能环保网,转载时请署名来源。

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。

微信 朋友圈

相关推荐

更多环保信息推荐 >

图片正在生成中...

关闭

    退款类型:

    01.支付成功截图 *

  • 上传截图,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(请上传jpg格式截图)

    02.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*

  • 上传截图,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(请上传jpg格式截图)

    03.商户单号 *

    04.问题描述

返回